您们的需要 我们的专注
Your Needs Our Focus
财经快讯
牧原詮釋港股上市規劃:進入國際市場比融資更重要
養豬龍頭牧原股份(002714.SZ)“A+H”上市計劃正在穩步推進。
遞交招股書三周後,牧原股份發行H股上市備案申請材料獲證監會接收。
6月22日,牧原股份“養豬節”當天,董秘首席法務官袁合賓,董事會秘書秦軍等高管就香港聯交所上市、國際化戰略、養殖成本等問題與華爾街見聞·信風進行交流。
秦軍表示,港股IPO不僅是融資舉措,是牧原國際化戰略的關鍵節點,更是牧原面向未來五年到十年,開展海外業務、進行國際化戰略的重要的一步。
“對於今天的牧原來說,完成港股發行,進入到國際資本市場,比去融資多少錢要重要得多。”秦軍說。
技術出海
牧原股份的全球化業務以東南亞為起點,裝備、技術輸出為主要路徑。
當前牧原股份已在越南成立子公司,2024年與當地養豬企業BAF達成戰略合作,提供養豬技術服務方案、硬件支持、人員培訓等。
以越南為代表的東南亞國家當前正經歷大規模非瘟疫情。
“越南去年下半年到現在豬價非常高,相當於國內非瘟最嚴重的那幾年。”秦軍表示:“而東南亞的人口密度、人口結構以及較高經濟增速,對養豬行業而言都是很好的外部環境。”
牧原判斷,東南亞市場對於裝備、研發的投入,以及在防控非瘟的能力上有很多發展空間。
牧原希望多年積累的技術能力、管理水平及智能裝備積累能夠在出海過程中發揮作用。
“這兩年,我們在國內一直在與行業共享技術與智能裝備,比如我們整個除臭滅菌工藝加設備的輸出,給國內很多養豬場、養雞場提供設備安裝。在國內和國外市場的共享技術、共享裝備邏輯其實是一致的。”秦軍說。
不過智能化裝備收入在當前版圖中權重不高,尚未披露具體情況。
如何提質增效
國內業務的經營重心則聚焦於提質增效、利潤增長。
2025年,牧原股份全年養殖平均成本目標為12元/kg,
年初至今成本確實逐月下降,5月份已降至12.2元/kg左右,成本在11.5元/kg以下的場線占比已達到11.5%。
但較比國際先進水平仍有差距,主要原因在於健康環境的先天稟賦。
“國外的PSY(Pigs Weaned per Sow per Year,母豬在一年期間提供的斷奶小豬的頭數)達到34,但是國內平均水平是21-22,牧原當前的水平在28左右。”牧原股份表示。
牧原未來將圍繞健康管理、種豬育種、營養配方、智能化應用等方面持續降本增效。在秦軍看來,“10元時代”或已不遠。
牧原還希望通過對養殖與屠宰業務的聯動管理,提升產品品質,實現一頭豬價值的最大化,追求價值增益空間。
持續優化財務結構同樣是目標之一。
2025年一季度末,牧原股份資本負債率達59.2%,較比去年底小幅提升。
牧原對此表示,一季度是行業的支付高峰,維持全年負債降100億元目標不變。
針對短債占比較高的問題,秦軍回應稱,“生豬養殖企業的資產主要為生豬和豬舍。生豬作為活體資產難以確權,豬舍主要建於租賃集體土地,金融機構普遍將其視為非有效抵押物,導致短期借款占比居高。”
2024年,牧原股份首次出現年度資本開支小於資產折舊。
公司表示,未來資本開支會呈現逐步下降的趨勢,長期負債率目標將降到40%多的水平。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