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2 3594 6776

用心为每一个客户服务

您们的需要 我们的专注

Your Needs Our Focus

财经快讯

Financial Bulletin

這是高盛眼中“美國經濟和市場的最大風險”

发布时间:2025-07-30

高盛指出,當前美國市場與經濟面臨的核心風險已不再是私人部門的金融過度行為,而是日益嚴峻的公共部門債務問題與高企的資產估值。


7月29日,高盛首席經濟學家Jan Hatzius發布報告指出,盡管房地產估值處於高位,但私人部門(包括家庭和企業)的金融失衡風險仍然較低。相比之下,公共部門的財政狀況構成了更顯著的中長期威脅。


報告警示,如果債務及其利息支出增長失控,美國將面臨嚴峻的財政可持續性挑戰。這一潛在風險可能推高利率,收緊整體金融環境,並對經濟增長構成拖累。


財政可持續性:美國中長期最大挑戰

報告明確指出,美國在中長期面臨的最大風險或許在於財政可持續性。


如果國債規模及相應的利息支出增長到足夠大的程度,屆時僅僅為了穩定債務與GDP的比率,就將要求政府長期維持大規模的財政盈余,而這在政治上是難以持續的。


雖然難以預知市場何時會對此問題產生更嚴重的擔憂,但任何由此產生的利率上行壓力,都可能收緊更廣泛的金融環境,對經濟增長構成拖累。


高盛特別強調,在資產估值本已高企的起點上,這種沖擊的破壞性可能更大。


高盛指出,盡管利率高企且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加劇,美國股市估值依然維持在自上世紀90年代末以來的最高水平。


該行的投資組合策略師模型顯示,模型預測的合理市盈率(P/E)為20.7倍,而當前實際水平為22.4倍,遠高於1990年以來15.9倍的平均值。


此外,高盛的投機交易指數也指向當前風險升高,其中“Meme股”交易等現象便是市場風險偏好尤為高漲的信號之一。


房地產高價無虞,私人部門債務風險可控


雖然高盛的監控指標顯示房價帶來了一定風險,但其經濟學家團隊對此並不十分擔憂。


他們認為,當前的高房價主要反映了獨棟住宅持續的供需失衡,而非寬松的貸款標準或投機性購買——後者才會引發真正的金融穩定問題。


報告預計,獨棟住宅的短缺狀況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這限制了房價大幅下跌的風險。


同時,數據顯示寬松的信貸並非此輪房價上漲的主要推手,當前抵押貸款發放時的借款人信用評分中位數仍略高於疫情前幾年的水平。


在家庭債務方面,報告回應了兩大關切:


首先,對於儲蓄率長期過低的擔憂,高盛模型表明,低儲蓄率歸根到底還是要看家庭財富水平等基本面因素。


其次,對於消費信貸違約率上升所揭示的金融脆弱性,報告認為這主要反映了過去“無意中的風險性放貸”,而非家庭財務狀況的普遍惡化,且目前違約率已經趨於平穩。


在企業債務方面,盡管近年來企業利息支出已大幅上升,但其後果至今看來仍然有限。


高盛估計,對到期債務進行再融資只會在未來兩年內增加3%的利息支出,這一預測遠低於其在2023年估算的7%,主要原因是大量債務已在較高利率環境下完成再融資,且企業債利率近期已大幅下降。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更多快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