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2 3594 6776

您们的需要 我们的专注

Your Needs Our Focus

财经快讯

Financial Bulletin

亞洲證交所開始“抵制”數字幣財庫公司,報道稱港交所已拒至少5家

发布时间:2025-10-22

一種曾被市場熱捧的公司策略正遭遇亞洲主要證券交易所的集體抵制。據媒體報道,包括香港、印度和澳大利亞在內的多個主要市場的監管機構和交易所,正在拒絕或限制那些尋求將大量買入並持有加密貨幣作為核心業務公司的上市申請,給這一模式的未來蒙上陰影。


據媒體周三援引匿名消息人士的報道,港交所近期已拒絕了至少五家公司的上市申請,這些公司旨在成為數字資產財庫(Digital Asset Treasury, DAT)公司。港交所的主要理由是援引了針對“現金公司”的規則,該規則旨在限制主要持有流動資產的實體上市。


這一趨勢並非香港獨有。上個月,印度孟買證券交易所拒絕了一家公司的上市申請,此前該公司宣布計劃將募資所得投資於加密貨幣。而在澳大利亞,當地證券交易所(ASX)的規則禁止上市公司將超過一半的資產負債表配置於現金類資產(包括加密貨幣),這使得數字幣財庫的商業模式“基本上不可能”實現。


這一系列監管行動的直接後果是,這類公司的市場表現已顯著承壓。隨著近期加密貨幣市場的深度回調,許多數字幣財庫公司的股價持續下滑,甚至已跌破其資產凈值(NAV),引發了投資者對其商業模式可持續性的質疑。


港交所援引“現金公司”規則,印度與澳洲采取類似限制


據報道,港交所的拒絕決定,核心在於對“現金公司”或“空殼公司”的擔憂。監管機構傾向於要求上市公司擁有實質性的運營業務,而不僅僅是持有流動性資產的投資工具。


報道指出,一些交易所擔心,這類公司可能並非在經營合法業務,而是在變相“出售其上市地位”。此外,主要持有加密貨幣這類高流動性資產的公司,在結構上與可能被用於不正當目的的空殼公司相似,這也觸動了監管的紅線。


在印度,孟買證交所已用實際行動表明了其審慎態度,拒絕了明確計劃投資加密貨幣的公司。


在澳大利亞,監管框架更為明確。ASX的一位發言人表示,對於那些轉向投資加密貨幣的ASX上市公司,交易所“鼓勵它們考慮將其產品構建為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形式。


日本成例外,但指數風險隱現


在亞洲主要市場中,日本是明顯的例外。日本的證券交易所對數字幣財庫公司的概念保持開放,前提是公司能進行適當的信息披露。目前,日本擁有亞洲最多的上市比特幣持有公司,數量達到14家,其中包括全球第四大比特幣財庫公司Metaplanet。


然而,即便是在監管環境更為寬松的日本,新的風險也已出現。全球最大的指數提供商之一MSCI正提議,將持有超過50%加密貨幣資產的大型數字幣財庫公司從其指數中剔除。若該提議最終實施,可能會切斷來自被動投資的資金流,對這類公司的股價造成打擊。


監管收緊的同時,市場也開始重新審視數字幣財庫模式。在2024年早些時候,該模式被認為是推動加密市場上漲的動力之一,但如今許多公司正陷入困境。研究機構10x Research表示,隨著Metaplanet等公司股價暴跌,“比特幣財庫公司的金融魔術時代正在結束”。


市場的悲觀情緒也得到了業內人士的印證。BitMine公司主席Tom Lee本月早些時候暗示,數字幣財庫公司的泡沫可能已經破裂。隨著股價表現不佳,以及交易所設置越來越高的門檻,這一曾被視為企業資產負債表創新的模式,正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更多快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