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2 3594 6776

用心为每一个客户服务

您们的需要 我们的专注

Your Needs Our Focus

财经快讯

Financial Bulletin
美聯儲Mester:隨著新冠病例激增 經濟風險正在上升 

北京時間7月9日消息,克利夫蘭聯邦儲備銀行行長Loretta Mester表示,最近的數據顯示美國冠狀病毒傳播速度加快,這為剛開始的經濟復蘇增加下行風險。 “我認為我們當中沒有人認為增加經濟活動會是一條坦途,但數字令人不安,” 她在接受採訪時說。“這些數據都不太好。” 隨著這種致命性病毒病例在許多南部和西部州激增,美國的累計確診病例週三突破300萬例。德克薩斯州單日新增病例創下記錄新高,加利福尼亞州住院人數創新高,亞利桑那州的死亡人數創歷史新高。 Mester稱,即使州和地方官員不對商業活動重新施加限制,事實最終可能證明疫情和衛生保健領域的消息也可能會損害經濟。 “這實際上取決於人們和企業的反應,”她說。“我們已經看到一些非常頻繁的數據表明,(經濟)已經開始降溫,因為新發佈的數據如此,因此,我認為有謹慎情緒出現。”她的同事、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行長Raphael Bostic週三稍早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對記者表示,如果美國經濟復蘇停滯不前,這可能意味著需要央行或財政當局採取更多行動。 經濟收縮 Mester說,她將等待更多資訊,然後再決定是否調整她的經濟預測。在病例激增之前,她已經預計今年的產出將下降6%,失業率將在年底達到9%。 這位克利夫蘭聯儲行長表示,她認為央行沒有必要匆忙就利率和資產購買的未來路徑提供新的指引。她今年是具有投票權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成員。 政策制定者於3月中旬將基準利率降低至接近零,並開始大規模購買美國國債和抵押支持證券,以努力平息金融市場並幫助經濟安度冠狀病毒大流行。他們還暗示,他們將在較長一段時間維持這一政策安排。 “我們希望使用前瞻性指引的時間可能會到來 ,但是現在我想每個人都知道我們希望將利率長期保持在低水準,”她說道。 她說,一旦美聯儲決定需要更多指引,其形式將取決於當時的狀況。儘管如此,她說,“有充分的理由”將未來的政策舉措與實現美聯儲的通脹和失業目標的進展聯繫起來。 *本文來自金融界網站

2020-07-09
查看详情
美聯儲高官:美國經濟復蘇可能“放緩”

隨著美國各州疫情日趨嚴峻,美聯儲高官警告,美國經濟復蘇可能有停滯的風險。 亞特蘭大聯儲主席 Bostic 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高頻數據已經顯示,經濟活動顯示出 " 趨於平緩 " 的跡象。 Bostic 表示,亞特蘭大聯儲正試圖弄清楚,當前的趨勢將是更持久的經濟形態,還是只是復蘇暫時按下了暫停鍵,尤其關心商業損失和失業是否是永久性的。 值得注意的是,亞特蘭大聯儲涵蓋了阿拉巴馬州、佛羅里達州、佐治亞州,以及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和田納西州的部分地區。這些地區正是近期美國疫情爆發的地帶。 從非農數據來看,儘管已經連續兩個月增加,但是尚未反應二次疫情的影響。 6 月非農數據顯示,6 月美國非農就業人口增加 480 萬人,5 月增加 270 萬,這意味著非農就業人數兩個月內增加了 750 萬。但是有分析師指出,6 月非農調查是在 6 月 12 日當周進行,當時美國南部各州二次疫情還未爆發。 6 月末,美國已有多州宣佈放緩或暫停復工,其中佛州、得州等多個疫情嚴重的州宣佈關閉酒吧、健身房、水上公園和電影。興證宏觀王涵認為,復蘇領先的服務業可能受到二次衝擊,此外,就業的復蘇也並不完全意味著需求的復蘇,4-5 月居民收入的主要支撐仍然是 CAREs 計畫的政府救濟金。 投行 Jefferies 在週一的報告中也認為,美國經濟活動指標在經歷了兩個月的改善後,明顯趨於平緩。地區數據顯示,受疫情衝擊影響的州尤其脆弱,這些地區的 V 型復蘇正變成 W 型。 *本文來自全天候科技

2020-07-08
查看详情
美聯儲下一步政策舉動料與對通貨膨脹的長期觀點掛鉤 

儘管傑羅姆·鮑威爾說加息這事壓根不在考慮範圍內,但投資者仍然想知道,這位美聯儲主席何時會開始放鬆腳下的經濟油門。 過去一周,美聯儲對這個問題的答案給出了一些強烈暗示。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7月1日發佈的6月-10會議紀要顯示,“許多”決策者傾向於將利率路徑和未來的資產購買行動與通貨膨脹掛鉤。他們甚至暗示會等到通脹率略超過美聯儲2%目標後再進行實質性調整。 這讓一些美聯儲觀察家感到驚訝,但也許他們沒必要如此。 就在新冠大流行來臨之前,官員們即將進入貨幣政策框架評估的最後階段,該評估已經表明美聯儲對解釋物價穩定使命的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 高於目標 鑒於長期以來被指責高估通貨膨脹走向(現實是通脹率一再下滑),一些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成員決心至少讓通脹率適度超過目標水準。 通過評估貨幣政策框架所獲得的經驗教訓料將不可避免地反映到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每月的利率決定中,但是尚不確定何時以及如何發生。 最近的會議記錄清楚表明,隨著官員們制定未來政策的前瞻指引,這兩條河最終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匯流到一起。 “如果你說要採用這個新框架,將如何向人們展示其意義呢?”摩根大通大通美國首席經濟學家Michael Feroli表示,“這是一種支持它的方式。” 漫漫長路 6月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在做出維持利率不變決定時的討論,反映出這種轉變一直在進行。 繼1970年代和80年代的大通貨膨脹之後, 美聯儲的姿態一直是對物價上漲保持警惕。官員和大多數經濟學家後來才慢慢意識到,通貨膨脹對經濟衝擊,尤其是對失業率下降的反應越來越小。 儘管失業率此前跌至50年低點,但美聯儲青睞的截至2019年的平均五年通脹率指標只有區區1.3%。 決策者對通貨膨脹變得更加警覺,實際上通貨膨脹率太低了,以至於即使在經濟繁榮時期,利率也保持在接近零的水準,這削弱了美聯儲通過低利率對抗衰退的能力。 美聯儲試圖通過評估貨幣政策框架來尋找新方法,提振長期通脹率回到2%的目標水準。 面對這麼長時間通脹低於目標的情況,許多人現在希望將通貨膨脹率推至略高於長期目標的位置。 *本文來自金融界網站

2020-07-07
查看详情
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連續第三周下降 規模降至六周新低

美聯儲本周資產負債表連續第三周萎縮,降至 5 月中以來最小規模。 美聯儲今日表示,最近一周,美聯儲所持總體資產規模降至 7.00904 萬億美元,之前一周為 7.0823 萬億美元。這是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連續第三周下降。同時,美聯儲所持美國國債達到 4.213 萬億美元,之前一周為 4.197 萬億美元。 數據還顯示,聯儲出臺已兩周時間的主街貸款工具仍未放貸;主街貸款計畫旨在為無法從其他地方取得信貸的小中型企業提供條件寬鬆的貸款。 此前,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的規模一路高歌猛進,僅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暴增 3 萬億美元至 7.2 萬億美元。 自疫情蔓延開始以來,美聯儲推出了一系列緊急貸款計畫,這使得其在 2008 年的應對行動顯得相形見絀。大規模購買美國國債和抵押債券使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從 2019 年底的 4.2 萬億美元激增至突破 7 萬億美元。如今,其資產負債表規模是大蕭條之前的八倍。 *本文來自全天候科技

2020-07-03
查看详情
外資行“點贊”跨境理財通試點:大灣區資金流動投資需求強勁

本周,中國人民銀行、香港金管局及澳門金管局聯合發佈公告稱,將在粵港澳大灣區開展跨境理財通業務(下稱“理財通”)試點。渣打銀行、匯豐銀行在此後都表示,歡迎這一決定,並將積極開展理財通業務的籌備工作,期望儘快推出相關產品及服務。 公告顯示,理財通業務是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個人跨境投資便利化而生。具體是指在粵港澳大灣區內,試點允許三地境內外居民以個人身份在跨境銀行開立投資專戶,投資銀行旗下銷售的合格理財或投資產品。按照購買主體身份,理財通業務可分為港澳銀行面向內地居民的“南向通”,以及內地銀行面向港澳居民的“北向通”。 對此,渣打銀行大中華區及北亞區首席經濟學家丁爽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大灣區的雙向資金流動投資需求強勁。不過,理財通業務試點的生效期及細則目前尚未確定,選擇當前時機公佈這一決定,表明三地金融監管機構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及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支持。理財通落地後有望進一步促進離岸人民幣業務增長和資本帳戶開放的嘗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理財通將鞏固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經濟地位 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最富裕的城市群,並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場之一,大灣區跨境理財通試點因而備受關注。其中的香港身為國際金融中心,同時也是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清算中心,佔據了約75%的市場份額。匯豐預計,至2025年,大灣區銀行業務的收益將達1850億美元,複合年均增長率將達到10.3% 。 香港金管局總裁餘偉文近期稱,理財通將為香港金融業界開拓巨大的客源和業務發展空間,推動本地財富管理業務市場成長,帶動產品銷售、資產管理、產品開發等整條金融產業鏈的發展,也會惠及相關的專業服務領域。進一步來說,理財通擴大了香港財富管理業的腹地,為國際金融機構提供更多誘因在香港設點和投放更多資源,服務內地投資者,進一步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和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 丁爽表示,理財通的雙向需求強勁,內地市場對境外投資者來說擁有更高的收益與回報,港澳市場則為內地投資者提供了分散化、多元化投資管道。因此,市場需求決定了雙向的業務開展存在較大空間。 與此同時,跨境理財通的出臺也會使離岸人民幣的業務進一步增長,資本帳戶的擴大開放會給雙方投資者提供更多機會,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又一有力措施。跨境理財通中人民幣的使用和結算,以及離岸市場匯率的使用也會再次強化香港作為人民幣離岸市場中心的地位。 匯豐亞太區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業務主管欣格雷對此表示,滬深港通和債券通先後成功推出,證明互聯互通機制有助於增加兩地金融市場的整體流動性。理財通的落實對有意擴大投資範圍、進一步分散投資的粵港澳大灣區投資者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消息。跨境理財通不僅將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亞洲最大國際資產管理中心的地位,也將成為中國金融市場開放的里程碑,為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服務業帶來更多發展機遇。 渣打大中華及北亞地區行政總裁洪丕正說,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相關政策逐步出臺,區內金融市場進一步開放,將能有效吸引外資,提升區域競爭力,預期大灣區未來將成為中國經濟主要增長動力之一。 “理財通”半年多來在監管支持下快速推進 早在去年11月初,在京舉行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上提出的16條措施中,便已提出探索建立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機制。 餘偉文早在去年12月便曾表示,香港金管局已開始與人民銀行等部門探討理財通落地事宜。香港金管局正從三方面推進與內地的合作,包括加強互聯互通機制、強化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參與大灣區建設等。對於理財通,他希望在風險可控、保障投資者權益的原則下,參考現有互聯互通機制的經驗,儘快推出此項業務試點。 今年5月14日,央行聯合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發佈《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再次重申探索建立跨境理財通機制,並明確該機制將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內境內境外居民對理財產品的雙向購買模式和管道。 6月29日公佈的理財通試點決定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業務的管理方式和限制機制。 公告中稱,“北向通”和“南向通”業務資金將通過帳戶一一綁定實現閉環匯劃和封閉管理,使用範圍僅限於購買合資格的投資產品。資金匯劃使用人民幣跨境結算,資金兌換在離岸市場完成。對“北向通”和“南向通”跨境資金流動實行總額度和單個投資者額度管理,總額度通過宏觀審慎係數動態調節。港澳與內地相關監管機構也將簽訂監管合作備忘錄,建立健全監管合作安排和聯絡協商機制,保護投資者利益和建立公平交易秩序。 東方金誠國際團隊負責人常征對記者表示,本次理財通業務對象為粵港澳大灣區居民,遵循三地相關法律法規,意味著香港澳門與內地的風險防控及監管協調機制將得到強化,跨境監管合作有助於市場審慎安全發展。同時,“閉環匯劃和封閉管理”的要求,是對“穩妥有序、風險可控”原則的具體落實,既有助於規範投資產品,也將有效防止跨境資金出現大規模異常流動,在優化市場調節的同時,維護交易秩序。 餘偉文表示,在理財通的初階段,三地監管機構會採取務實和審慎的態度去設計各個環節。這將體現在理財通的實施框架上,包括產品範圍主要涵蓋風險較低、相對簡單的投資產品;投資者在兩地銀行分別開設匯款和投資戶口、實施一對一綁定;人民幣跨境資金額度管理等措施上。 理財通有望降低個人投資者跨境投資門檻 目前,境內居民配置海外資產主要通過港股通、中港基金互認、QDII基金等方式。海外居民配置人民幣資產主要通過陸股通、滬倫通、中港基金互認等,但各自都有諸多的限制。 餘偉文稱:“理財通的突破性在於提供一條正式和便捷的管道,首次允許零售投資者直接跨境開設和操作投資戶口,有更大的自主度去選擇理財產品。” 據興業銀行外匯商品研究團隊統計,就內地居民投資海外而言,散戶參與港股通和滬倫通存在50萬元和300萬元的投資門檻,且這二者僅能投資中國香港、倫敦的符合資質的股票;QDII基金雖無投資門檻,投資類別和國別的限制,但其額度限制嚴格,基金規模較小,且收取較高管理費;中港基金互認無投資門檻,但香港地區合資質的基金數量較少,申報跨境銷售的積極性不足,基金便利性不及QDII基金。 境外個人投資者可通過陸股通、中港基金互認、滬倫通參與投資境內股票和基金,雖無資質限制,但需遵守額度和股比限制。陸股通單日軋差額度最高520億元,中港基金額度3000億元,滬倫通總額度2500億元,同時,三者都限制單個及全體投資者對單個A股上市公司持股比例在10%和30%。此外,QFII公募基金、QDLP、QDIE也對個人投資者開放,但QFII公募基金規模較小,QDLP和QDIE亦存在投資者門檻,且數量有限。 對於理財通的細則,當前市場上有諸多猜想,金融監管研究院的王志毅提示,可重點關注未來細則中大灣區居民的認定標準、理財通的投資範圍及額度。對此,興業銀行認為,從公告內容預計,理財通有望在投資門檻、額度限制、帳戶管理和投資標的等方面比現有管道限制略微放寬,這將降低境內外投資者門檻,提高境外投資者占比,豐富兩地市場投資者類別,將有助於人民幣匯率彈性提升。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

2020-07-02
查看详情
香港 IPO 市場(2020年上半年):上市 64 家,募資 875 億港元

2020年上半年,香港交易所新上市公司共有 64 家,募資 875.14 億港元,遞交上市申請的 181家,通過港交所聆訊的 64 家。 一、香港IPO上市數量統計 (2020年上半年) 2020年上半年,在香港掛牌上市公司的一共有 64 家,其中主板上市 59 家(IPO上市 54 家、GEM轉主板 5家)、GEM(創業板)上市 5 家。 2020年上半年的新上市公司數量,比上年同期減少20家,主要原因是2020年上半年在香港主板IPO上市的上市公司數量減少14家。 二、香港IPO上市募資金額統計 (2020年上半年) 注:有些專案募資金額有所變化主要是因為行使"綠鞋"協議而變動。 2020年上半年,通過 IPO 上市的 59 家上市公司一共募資 875.14億港元,較上年同期的募資增加 21.82%,主要是因為6月份兩宗中概股回港第二上市的大型IPO共募資543.14億港元,占全部IPO募資的62.1%。 三、香港IPO上市募資金額分佈情況(2020年上半年) 2020年上半年,通過 IPO上市的 59 家上市公司的具體募資情況分佈如下: 募資金額在 1 億港元以下的 5 家,都是GEM(創業板),占 8.5%; 募資金額在 1-2 億港元之間的 33 家,占 55.9%; 募資金額在 2-20 億港元之間的 12 家,占 20.3%; 募資金額在20-100億港元之間的 7 家,占 11.9%; 募資金額在100億港元以上的 2 家,占 3.4%; 募資金額在100億港元以上的有兩家,均為中概股回港第二上市。京東(09618.HK)募資300.58億港元(尚未未行使超額配售),網易(09999.HK)募資242.56億港元(包括了超額配售)。 除了京東、網易外,2020年上半年IPO募資排名前五的,還有募資31.29億港元康基醫療(09997.HK)、募資29.68億港元的康方生物(09926.HK)、資26.94億港元沛嘉醫療(09996.HK)。 四、香港IPO上市超額認購情況  (2020年上半年) 2020年上半年,通過 IPO 上市的 59 家上市公司,超額認購超過1,000倍的有4家,分別是燁星集團(01941.HK)、興業物聯(01941.HK)、新石文化(01941.HK)、沛嘉醫療(09996.HK),他們分別獲得 1,947.62倍、1,413.1倍、1,211.2倍、1,183.4倍的超額認購。 而認購不足的,有 2家。 五、遞交上市申請統計 (2020年上半年) 2020年上半年,一共有 181 家企業遞交上市申請,主板 158 家、GEM(創業板)23 家。其中第一次在港交所遞表的共有 95 家。 2020年上半年,通過港交所聆訊的有 64 家,其中的 26 家尚未上市,絕大多數即將在7月份上市。 六、上市來源地(2020年上半年) 根據「港澳IPO上市」的統計,2020年上半年 64 家新上市公司,按來源地來看: 1)港澳地區14家,其中香港13家,澳門1家 合計募資14.82億港元,占全部募資額的1.7%。 2)東南亞地區10家,其中新加坡、馬來西亞各5家 合計募資12.20億港元,占全部募資額的1.4%。 3)來自內地40家,其中廣東16家、北京8家,其餘5個省份16家 合計募資848.13億港元,占全部募資額的96.9%。 七、其他情況 (2020年上半年) 1、上市前夕臨時叫停,4家 2020年以來,出現Hygieia Group、大喜屋集團、蜆殼電業和MBV International等4起新上市公司在上市前夕臨時叫停的情況。目前Hygieia Group(01650.HK)、蜆殼電業(02381.HK)已在港交所掛牌上市,MBV International(01957.HK)即將7月份掛牌上市,大喜屋集團(06813.HK)暫時沒有情況。 2、被聯交所以「上市規則」除牌,13家 2020年以來,天合化工 (01619.HK)、銘源醫療(00233.HK)、中國動物保健品(00940.HK)、銘鼎和礦業(00705.HK)、麥達斯控股(01021.HK)、鎳資源國際(02889.HK)、德普科技(03823.HK)、北斗嘉藥業(08197.HK)、浩沙國際(02200.HK)、一化控股(02121.HK)、瑞金礦業 (00246.HK)、奇峰國際(01228.HK)、大賀傳媒(08243.HK) 共13家企業被聯交所以「上市規則」除牌。 3、以「上市規則」第18章A上市的「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 2020年以來,共有諾誠健華(09969.HK)、康方生物(09926.HK)、沛嘉醫療(09996.HK)、開拓藥業(09939.HK)等4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以上市規則第18章A在香港IPO上市。這4家共募資100.99億港元,占全部募資的11.5%。 還有2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永泰生物(06978.HK)、歐康維視生物(01477.HK),即將於7月10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本文來自瑞恩資本RyanbenCapita

2020-07-01
查看详情
美國銀行股“強心針”:除了富國,大行都維持了股息

華爾街銀行派息遭美聯儲限制,但大多數銀行仍選擇維持股息不變,僅富國銀行與各大行 " 分道揚鑣 "。 6 月 29 日週一,富國銀行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經濟復蘇之路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雖然很難準確預測對公司信貸組合的最終影響,但自上個季度以來,該行經濟假設情境已經出現了顯著變化。 因此,富國銀行決定削減股息,並計畫在 7 月 14 日宣佈當前股息(每股 51 美分)的下降幅度。這一決定符合市場預期,有媒體預計,富國銀行料將股息降至每股 20 美分。 但值得注意的是,與富國銀行不同,摩根大通、美國銀行、摩根士丹利、花旗、高盛等大行均宣佈維持第三季度派息不變。 具體來看,高盛股息維持在每股 1.25 美元,摩根大通為 0.9 美元,摩根士丹利為 0.35 美元,美國銀行為 0.18 美元,花旗為 0.51 美元。 其中,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傑米 · 戴蒙表示,該行可以在未來幾個季度繼續支付股息,但如果前景惡化,也當然會考慮削減派息。 上周,美聯儲壓力測試結果出爐。儘管華爾街各大銀行均足夠健康,可以抵禦新冠危機,但考慮到經濟長期不景氣可能會使銀行業因不良貸款而遭受數千億美元的損失,美聯儲要求銀行股息派息上限為第二季度水準。 *本文來自全天候科技

2020-06-30
查看详情
疫情反復令人憂!華爾街對經濟復蘇前景愈發悲觀……

美國股市的反彈勢頭近來幾周搖擺不定,受新冠病例激增影響,市場正再度滋生對經濟復蘇前景的疑慮。 儘管標普500指數已經較3月末低點上漲了34%左右,但漲勢在6月有所放緩。疫情二次爆發風險,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警告稱今年全球經濟可能萎縮近5%,再加上貿易緊張情勢升溫,令人擔憂金融市場預期的V型復蘇可能面臨風險。 路透調查顯示,絕大多數分析師認為,過去一個月全球經濟復蘇前景惡化,或充其量就是維持不變,持續衰退預期將較上月預估更嚴重。 本月對逾250位分析師調查顯示,幾個主要發達國家持續的衰退程度將超過上月時的預估,到明年年底時失業率料將遠超疫情前的水準。 當被問及過去一個月全球經濟復蘇前景有何變化時,近90名分析師中有80%(71名)表示,前景惡化或充其量保持不變。其餘受訪者稱前景改善,但是更廣泛的調查對今年全球GDP的預估較一個月前下降,而且基本與最壞情況相同。 美國銀行全球經濟研究主管Ethan Harris表示,“我們認為未來有三種風險。第一種是疫情捲土重來。這可能導致重啟進程逆轉。第二種風險是貨幣和/或財政政策疲勞。各國政府一直在積極應對這一衝擊。但是,貨幣政策現在已經所剩無幾。主要發達經濟體可能出臺更多財政刺激,但出臺速度可能更慢且規模可能更小。第三種風險是第二輪衝擊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加嚴重。” 調查顯示,今年全球經濟料將萎縮3.7%,明年可能增長5.4%。前次調查預估分別為萎縮3.2%和增長5.4%。儘管今年的預期中值沒有IMF預計的萎縮4.9%那麼悲觀,但最新預期中的最差情境下全球經濟料將萎縮6.0%。 “即使近期出現一些積極跡象,但初期的降幅遠遠大於2008年後的降幅。從現在到年底可能新增數千萬個就業崗位,但就業市場加速復蘇並非V形復蘇,”巴克萊宏觀研究部門主管Ajay Rajadhyaksha稱。“我們預計要到2021年末全球GDP才會超過疫情前的水準,對發達經濟體而言這個時間還會更晚。而且還可能出現更多不利因素,尤其是如果出現第二波疫情的話。” 與此同時,調查預計全球最大的幾家央行無法在三年內都實現通脹目標。實際上,據另一項針對全球通脹前景的路透調查顯示,一旦疫情消退,更大的威脅是通脹率下降或通貨緊縮,而非物價上漲。 IMF上周在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下滑4.9%,面臨自上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衰退。 全球正經曆同步且深度的經濟衰退,這是IMF對今年全球經濟的預判。勞動力市場受到經濟活動急劇下滑的災難性打擊。而經濟衰退的同步性將導致全球貿易大幅收縮。IMF指出,新冠疫情對全球低收入家庭的影響尤其嚴重,將顯著加劇不平等。 *本文來自環球外匯網

2020-06-29
查看详情
IMF 警告:全球股市反彈實為賭博,回調或將不遠

6 月 25 日週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稱,如果疫情傳播範圍更廣,重新實行封鎖或貿易緊張局勢再次加劇,股票和其他風險資產的市場可能會再次陷入困境。 該組織甚至直言,在經濟前景和金融市場已經出現了嚴重脫節,這增加了風險資產價格再次調整的可能性。 由於病毒和相關的封鎖打擊了市場情緒,今年早些時候,股票市場在前所未有的時間內陷入熊市,但從 3 月 23 日的低點開始,股票市場普遍回升。 今年 3 月,標普 500 指數在短短 23 個交易日內下跌了 34%,但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隨後的一系列刺激政策,讓美股企穩,目前標普 500 指數和疫情前的高位相比,僅有 10% 左右的差距。 儘管市場情緒持續樂觀,但是 IMF 貨幣和資本市場部主任 Tobias Adrian 和副主任 Fabio Natalucci 卻認為,如今金融市場與經濟前景之間已經出現了 " 脫節 ",這 " 加劇了風險資產價格再次調整的可能性," 許多股票和公司債券市場的估值 " 被扭曲 "。 如果出現倒閉潮,非銀金融公司(例如資產管理和基金公司)也可能面臨衝擊。IMF 警告說,這些企業甚至可能讓破產倒閉潮加劇: 對資產價格的重大衝擊可能導致投資基金進一步外流,進而可能觸發基金管理人的拋售,從而加劇市場壓力。 IMF 本周進一步下調全球經濟預期 就在發出上述警告一天前,IMF 進一步下調了其 2020 年全球經濟預測。 IMF 認為,衰退可能比目前預期的更深和更長,IMF 說,經濟不平等帶來的全球性動盪也可能損害投資者的信心。 IMF 在本週三發佈的最新版《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預計,2020 年全球 GDP 增速為 -4.9%,此前預期為 -3%。 具體而言,IMF 對於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增速預期如下: 預計 2020 年發達經濟體 GDP 增速為 -8.0%,此前預期為 -6.1%; 預計 2020 年新興市場及發展中經濟體 GDP 增速為 -3.0%,此前預期為 -1.0%。 IMF 預計,2020 年美國 GDP 增速為 -8%,此前預期為 -5.9%。 *本文來自全天候科技

2020-06-28
查看详情
調查:分析師稱美聯儲的悲觀經濟展望“基本恰當” 

調查的大部分分析師預計,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FED)在新冠大流行期間的首份經濟展望是恰當的,表明需要持續數年的非常規政策,來支持緩慢而漫長的經濟復蘇。 儘管6月15-22日對100多位分析師的調查顯示,隨著美國商業重啟,經濟正從最深度的經濟衰退中復蘇,但今年上半年的產出損失預計無法在明年年底前得到彌補。 美聯儲在6月10日的政策會議上承諾將在數年內維持寬鬆貨幣政策,以幫助經濟。新冠疫情已經造成全球範圍內約900萬人感染,美國近12萬人死亡,抗擊新冠疫情的封鎖和限制等措施打擊經濟。 儘管前所未有的財政和經濟刺激措施引發股市在3月末觸及低谷後反彈,但四分之三的受訪分析師,或60位中的45位稱,美聯儲的悲觀經濟預測及其超寬鬆政策立場“基本恰當”。 10位受訪者稱,美聯儲的預測“過於悲觀”,只有五位受訪者稱其“過於樂觀”。 經濟數據似乎支持美聯儲的經濟預測,請領失業金人數仍是大衰退期間高峰的兩倍多。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承認,可能要好幾年才能讓疫情期間失業的人全都重新獲得工作。 “我認為美聯儲正在試圖傳達實際的評估,”渣打G10外匯研究和北美宏觀策略全球主管Steven Englander表示。 “我們有2,010萬人失業,未來幾個月這些人當中有不少可能會復工。因此,如果這種情況沒有發生,這會是個災難。因為這意謂著所有的刺激舉措都沒有奏效。“ 5月就業報告顯示新增250萬個工作崗位,出乎意外的強勁,這讓預期會有數百萬人失業的預測人士措手不及。 當被問對該報告的最佳描述時,58位受訪分析師中有超過六成表示,這“誇大了就業市場的復蘇力道”,而其他40%的受訪者表示“差不多就這樣。”沒有人說它低估了就業市場的力道。 “5月數據是經濟重啟引發的反彈,失業率低估了就業市場混亂的真實程度,”美西銀行(Bank of the West)首席分析師Scott Anderson說。 預計失業率將在未來兩年內逐步下降,但仍遠高於疫情之前的水準,今年料平均為9.8%,明年為8.0%,這意味著美聯儲至少到2022年前都不能實現其2%通脹率和充分就業的雙重使命。 預計美聯儲將在預估期內維持近零利率,並擴大資產負債表規模,目前這一規模略高於7萬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底增至9萬億美元,到2021年底增至10萬億美元。 調查顯示,經季節調整後,本季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年率將為前所未有地萎縮34.8%,與上次調查結果基本一致。上季為萎縮5.0%。 預計第三和第四季經濟增長率分別為18.5%和8.0%,上次調查預估分別為16.0%和9.0%。 在最糟糕的情景下,經濟料在第三季增長3.8%,但在第四季萎縮0.9%;5月調查的預估分別為萎縮2.5%和1.0%。 根據預估中值,今年經濟料萎縮5.8%,但2021年將增長4.1%。在最糟糕情景下,今年經濟料萎縮9.3%,明年僅增長0.4%。 “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新冠疫苗較早面世可能帶來更大的經濟影響,沒有疫苗導致的經濟長期疲弱將使出現嚴重創傷的可能性加大,這種創傷包括永久性裁員和企業倒閉,即使疫苗上市也無法扭轉,”高盛首席經濟分析師哈哲思(Jan Hatzius)表示。 *本文來自金融界網站

2020-06-24
查看详情